咨询热线 :029-84585566

加盟热线 :400-825-0100

新闻活动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活动 > 教育频道

养出自由而自觉的孩子,到底有多难?

所属分类:教育频道    发布时间: 2021-07-16    作者:admin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来源:鱼爸   来源公众号养育男孩,ID:breedboy


如今,有越来越多紧绷绷的孩子,这也不敢做,那也不敢做。
他们被好几双眼睛盯着,被小心地呵护着。
可是,总是有些地方让人觉得怪怪的。
在我们常去的那个公园的一角,有一个干涸了的水池,里面有很多的石头。
每次去那里,小小鱼都会去痛快地玩一通。
我能看到他很喜欢这里,因为孩子总是喜欢这种接近原野的新鲜的地方。
就好像在老家,他总是会叫我带他去河边,去外边玩耍。
而我也乐意带他去这些地方。
总比在家里捧着平板电脑看电视要强。
可是,我每次都会在那里遇到一些想去玩却玩不了的孩子。
他们不是因为自己的缘故,而是被大人拉住了,或者哄走了。
“不要去那里玩,你看好脏的。”
“那里不准小孩子玩的,保安会来抓走你的。”
……
那些“听话”的孩子,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然后离开了。
只有少数的孩子,会坚持着,.后如愿以偿。
为什么父母会这么热衷于控制孩子呢?
那石头之间的确有夏天留下来的干枯的水草。
也有一些沙粒,各种植物被水冲刷后的残渣。
当然不能跟家里精心擦拭的地板比。
但这并没有脏啊,而且保安也不会来抓玩耍的孩子。
孩子被迫保持干净的小手,整洁的衣服。
否则就要挨批评了。
到如今,还是有很多的父母信心满满。
他们不觉得孩子的心理需要被看见,觉得只要喂饱孩子就行了。
觉得孩子就这样教就好了。
可有时却又焦虑不已。
比如将孩子当作品来展示,你看我多么成功。
生怕孩子出了乱子,所以把孩子训练地乖乖的,怕孩子在外人和邻居面前出丑。

这种行为对应着父母什么样的心理呢?



焦虑暴躁而不自由的父母,会养出不自由的孩子。
在《夏山学校》这本书中,有一段这样的话。
“受到严格制约、刻板训练和压抑的孩子,是不自由的孩子,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看得到他的身影。他就住在街对面;小时候整天坐在死气沉沉的学校里那张冰冷的课桌前,后来又坐在一个更乏味的办公桌前或者工厂冷冰冰的板凳上。

他很驯良,听从命令,怕受批评,同时极想做一个正常和守规矩的人;他毫不迟疑地接受一切教给他的东西,然后又把他的心结、恐惧和失意再传递给他的子女。”
当时读到这段话时,我真的很震惊。
因为前些年,我一直在想着如何突破那种单调的上班生活。
想怎样才能更关注到家庭、孩子,还有自己的内心。
如何才能让生活更有温度,内心能更丰盈?
可发现总是做得不够。
我想着让孩子更自由一点,可又会跟他说很多的不不不,定很多的条条框框。
很多时候还是会被自己的焦虑和情绪控制。
比如小小鱼有时做家务或者帮我做点什么事,如果做得不好,就会生气。
“为什么这点小事都做不好,怎么行呢?”
“你就是做得太少了,不行啊!”
“来,这样做,我教你。”
每次听到我这样说,他就会变得很紧张,我感觉他整个人都是绷紧的。
这时他的手指就更不灵活,看上去更加笨拙。
反而更加做不好。
幸好,看到他这个样子时,我会赶紧打住。
告诉自己不要再继续这样做了。
因为我这时说话的语气、方式,已经跟小时候听到的很接近。
那时候奶奶也是这样对待我,我还记得自己当时的心情。
如果我放任自己的这种行为。

只会将这些问题又复制到自己孩子身上。



其实只要我蹲下来,或者耐心地告诉他可以怎么做时。
他就会放轻松,然后跟着我做。
这时的他是自由而轻松的。
也能做好或者学习好。
那为什么一定要那么凶巴巴地让他陷入紧张的境地呢?
比如.近放假,晚上他睡得晚,还想着听故事。
那肯定睡得更晚,所以我们会要他马上睡。
如果我去他的房间,耐心地拍拍他的肩膀,跟他说太晚了,早点睡吧。
他也是会听的,觉得爸爸说的没错。
如果我在客厅一动不动,在沙发那大声责令他,马上睡觉!
这时,大概率他是会挂着眼泪睡觉的。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会有自己的想法、诉求、坚持的东西。
这是难能可贵的。
我们对待这些东西,要持着大度温和的态度,小心翼翼地去呵护。
它如同嫩芽一般,在孩子的心间长出,在这个家庭中,慢慢生长出来,蔓延、长高长大。
这是独立、自我的觉醒和建立。
而且,你会发现,父母的控制愈强,它们成长的愈慢。
父母的吼叫声愈大,它们越发枯萎。
在很多孩子的内心,这颗嫩芽已然是被毁灭的。
我们在给孩子树立规矩、教导他们为人处世的时候。
千万不要忘记,带上爱和自由。
要知道,自由而自觉的孩子,多么稀缺而可贵呀!

鱼爸,家有小子一枚,立志做一名合格的80后奶爸,童书编辑,阅读推广人。公众号:养育男孩(ID:breedboy) (一个.有爱的公众号,面向家长群体,每天原创分享亲子养育常识、亲子阅读推广、家庭关系建造知识,已出版新书《和孩子一起成长,是.好的教养